桃花潭①

昔人已张锦帆行,抛得澄潭彻底清。
偏是村人能醉客,非关才士易言情。
抽刀断水沄沄合,荡桨飞花的的明。
我有新诗珍重久,祇无人送踏歌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潭的景色和人情,通过对比古今、雅俗,表达了诗人对真挚情感的珍视。

前两句写古人乘华丽帆船离去,留下清澈潭水,暗示历史变迁中不变的纯净自然。"村人能醉客"指普通村民的热情好客比文人雅士的虚情更动人,体现诗人对质朴人情的赞美。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桃花潭的活力:"抽刀断水"的比喻写出水流连绵不断,"荡桨飞花"的细节描绘出划船时花瓣纷飞的明媚景象,一动一静间呈现自然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是诗眼:诗人虽有好诗,却无人像当年村民送李白那样用踏歌相送,暗含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全诗以自然美景为背景,落脚于对真诚人际关系的向往,语言清新,情感真挚,让读者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