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乘着小船在幽深曲折的溪流中独行的画面,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交融感。
开头四句写景:诗人乘着轻舟沿弯曲的溪流行进,峡谷越来越深,溪流也越发幽静。溪水清澈甘甜,两岸树木葱郁茂密。这里用"滢靓"形容水的清澈,"葱苍"表现树木的苍翠,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中间四句写人:诗人独自划着小船,越是深入溪流,越感觉远离世俗。他像古代测量天地的竖亥一样探索着这片秘境,最终发现这小船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归宿。这里"愈入世弥遒"用矛盾修辞法,表面是深入溪流,实则是远离尘世。
最后两句点题:诗人领悟到虫鸟与人类本质上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心灵相通,自己又何必刻意追求什么呢?这表达了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人生哲理。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让读者仿佛也跟随诗人进行了一场涤荡心灵的自然之旅。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