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马嵬坡上(壬寅1962)
春光正好,凭三郎、羯鼓杏花催拆。
列国衣冠朝衮冕,功业旷前后绝。
按舞霓裳,兴庆池北,解语真尤物。
长安盛事,丽人杜老能说。
警起渔阳角吹,胡骑南牧,尘蔽关山月。
簇仗翠华西入蜀,阁道霖铃哀彻。
自是君王,天纵圣武,此地与咽别。
莫须追问,越娃何予吴灭。
列国衣冠朝衮冕,功业旷前后绝。
按舞霓裳,兴庆池北,解语真尤物。
长安盛事,丽人杜老能说。
警起渔阳角吹,胡骑南牧,尘蔽关山月。
簇仗翠华西入蜀,阁道霖铃哀彻。
自是君王,天纵圣武,此地与咽别。
莫须追问,越娃何予吴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1962年创作的,题为《念奴娇 马嵬坡上》。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单分析:
首先,诗人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面。春天阳光明媚,杏花盛开,让人感到生机勃勃。这里的“三郎”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诗人用“羯鼓杏花催拆”来形容皇帝身边的景色。
接着,诗人提到了唐玄宗的功业。他统治时期,国家繁荣昌盛,吸引了各国的使节前来朝贡。这里用“列国衣冠朝衮冕”来形容当时的盛况。
诗中“按舞霓裳,兴庆池北,解语真尤物”描绘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兴庆宫的欢乐时光。杨贵妃美貌动人,被诗人称为“解语真尤物”。
然而,好景不长。诗人用“警起渔阳角吹,胡骑南牧,尘蔽关山月”来形容安史之乱爆发,边疆战事连连,国家陷入危机。
“簇仗翠华西入蜀,阁道霖铃哀彻”描述了唐玄宗被迫逃往蜀地的情景。他们一行人跋山涉水,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
最后,诗人表达了唐玄宗的无奈。他认为,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不要再追究过去的事情了。这里的“莫须追问,越娃何予吴灭”意思是,既然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责任,也不要再追究过去的恩怨。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欢乐时光以及安史之乱带来的国家危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