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古木丛篁用画间题者韵 其三

宜人竹树称双清,张处高秋静意生。我欲相将欧学士,含毫一为赋其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竹林的清幽画面,表达了诗人想与友人共赏美景、吟诗作赋的雅兴。

前两句"宜人竹树称双清,张处高秋静意生"是说:竹林和树木搭配在一起显得格外清雅("双清"),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高秋"),置身其中自然生出宁静悠远的心境。诗人用"宜人"二字直接表达了对此景的喜爱。

后两句"我欲相将欧学士,含毫一为赋其声"是诗人的联想:他想邀请像欧阳修那样的文人雅士("欧学士")一起来这里,含着笔杆("含毫"是古人作诗前的习惯动作)为这竹林的风声赋诗。这里既展现了诗人对先贤的追慕,也流露出文人以诗会友的闲情逸致。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不仅写出了竹林之美,更通过"想邀请朋友一起吟诗"这个小心思,让静态的风景顿时有了人情味。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站在竹林里,听着沙沙竹叶声,突然就很想找知音分享这一刻的感动。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想要与人分享的心情,古今相通,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