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 其二
良朋为我言,胡为愁不寐。
酒国无圣贤,四时自成岁。
欣然往从之,百杯不得醉。
夫子何其愚,醇醪养无累。
黄檗心不聪,抱苦自云智。
忧生止蓼虫,含辛本其嗜。
良酒非黄虞,焉能药悲恚。
去年秫田荒,不了曲糵事。
吾卧吾敝庐,鸡迁不得志。
酒国无圣贤,四时自成岁。
欣然往从之,百杯不得醉。
夫子何其愚,醇醪养无累。
黄檗心不聪,抱苦自云智。
忧生止蓼虫,含辛本其嗜。
良酒非黄虞,焉能药悲恚。
去年秫田荒,不了曲糵事。
吾卧吾敝庐,鸡迁不得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借酒消愁的故事,但最后发现酒并不能真正解决烦恼。
开头朋友劝他:"你为啥愁得睡不着?酒的世界里没有圣人,喝醉了四季都一样快活。"于是他开怀畅饮,却发现喝再多也不醉。这里用"百杯不醉"的夸张说法,暗示他心事太重,连酒精都麻痹不了。
接着诗人自嘲:我真是傻啊,还以为美酒能解忧。就像吃苦的黄檗树(一种苦味树木),明明活得很苦,却自以为聪明。又像专门吃辣蓼叶的虫子(蓼虫),明明很辛苦却甘之如饴。这里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说人有时候会沉迷于痛苦而不自知。
最后点明现实困境:好酒不是万能药,去年粮食欠收,连酿酒的材料都没有。我只能躺在破屋里,像打鸣的公鸡被赶走一样憋屈。结尾的"鸡迁"典故(出自《诗经》中失意的公鸡)特别形象,把怀才不遇的郁闷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妙在把"借酒消愁"这件事写出了新意:先是跟风买醉,然后清醒自嘲,最后直面现实。用虫子啃苦叶、公鸡被驱赶这些日常画面,把人生困境写得既真实又带着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