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彭玉麟联

艰难扶半壁河山,更功定归来,莪莪讲舍,俯瞰东洲,剧怜横海登坛,三载趋承嫌我晚;
慷慨建中军旗鼓,当兵疲饷绌,岌岌岩疆,独撑南服,却憾和戎误国,六年老病惜公迟。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名将彭玉麟的,用现代语言解读如下:

上联讲彭玉麟的功绩:
1. "艰难扶半壁河山"——他在国家危难时支撑起半壁江山(指平定太平天国)
2. "莪莪讲舍,俯瞰东洲"——功成身退后创办书院(指彭玉麟主持江东书院),培养人才
3. 最后两句是作者自谦:说自己有幸追随彭将军三年,但遗憾认识得太晚

下联赞颂彭玉麟的品格:
1. "慷慨建中军旗鼓"——他带兵时身先士卒
2. "当兵疲饷绌...独撑南服"——在军队疲惫、粮饷短缺时,独自守护南方疆土
3. 结尾表达遗憾:惋惜朝廷议和误国(指清政府对列强妥协),让重病的彭将军抱憾而终

全联通过对比手法:
- 将军的英勇 vs 朝廷的软弱
- 将军的付出 vs 作者的遗憾
- 将军生前的功业 vs 去世时的遗憾

最打动人心的两点:
1. 用"独撑南服"四个字,生动刻画出彭玉麟像顶梁柱般独自支撑危局的形象
2. "六年老病惜公迟"既惋惜将军晚年不得志,也暗含对时局的批判

这种挽联好就好在:既真实记录历史(太平天国后的困局),又饱含个人情感(作者对将军的敬仰),还隐晦表达了政治观点(对议和政策的不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