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散骑兴嗣

子云好饮酒,
家在成都县。
制赋已百篇,
弹琴复千转。
敬通不富豪,
相如本贫贱。
共作失职人,
包山一相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南朝吴均写给朋友周兴嗣的,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讲述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实则表达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共鸣。

前四句像说书人讲故事:西汉辞赋家扬雄(字子云)住在成都,爱喝酒、会写赋(写了百篇),还弹得一手好琴(能弹奏千遍)。这里用夸张的数字"百篇""千转",突出扬雄的多才多艺。

中间四句来了个转折:东汉的冯衍(字敬通)当官没发财,西汉的司马相如(写《子虚赋》那位)原本也是个穷小子。诗人特意选这两个历史人物,因为他们都和扬雄一样有才华却不得志。

最后两句点破玄机:咱们现在不也和他们一样吗?都是官场失意的人,干脆约在包山(可能是隐居地)见面喝酒吧!这里的"失职人"不是指丢了工作,而是说在官场不得志。

全诗妙在借古说今,用古人故事安慰朋友:大才子都难免落魄,咱们不如看开些。语言像聊天般自然,历史人物随手拈来,最后落脚到朋友相聚,既有文人雅趣,又充满温暖友情。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