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天衣上人

曾把祗园拂子提,亲承面目化人西。
饭溲白雪寒舂米,菜瀹黄芽苦口齑。
天际看云心自定,山中赴讲客常携。
笋蒲不厌贫家供,肯为相寻福见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高僧(天衣上人)的简朴生活和超脱心境,充满禅意和生活气息。

前四句写高僧的修行日常:他手持拂尘(佛教法器),亲自传授佛法;吃着粗茶淡饭(白雪般的米饭、苦味的腌菜),却甘之如饴。这里用"饭溲白雪""菜瀹黄芽"的比喻,把普通食物写得清雅脱俗,体现修行者以苦为乐的精神。

后四句展现高僧的内心境界:他常仰望云卷云舒,心境平和;带着信徒进山讲经;不嫌弃贫家的简单饭菜(笋和蒲草),愿意为有缘人指点迷津。"肯为相寻福见溪"暗含禅机,暗示修行就像寻找福地溪流,需要缘分和悟性。

全诗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修行者的精神世界,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诗人用做饭、看云等生活场景,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而在简单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慈悲。最后以"寻溪"作结,留下悠然余韵,让人联想到"随遇而安"的禅理。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