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西墙一竿竹,横影当砚心。
留彼潇湘云,添我墨气深。
吟怀引无始,风过声出琴。
如坐流水中,素壁皆涔涔。
背檐有好花,暗香时来侵。
搜索入春髓,神去定为禽。
良朋未肯来,来当佳酒斟。
何以溪上烟,闭作柴门阴。
柴门临溪开,溪上多修林。
隔林大江白,青者江上岑。
留彼潇湘云,添我墨气深。
吟怀引无始,风过声出琴。
如坐流水中,素壁皆涔涔。
背檐有好花,暗香时来侵。
搜索入春髓,神去定为禽。
良朋未肯来,来当佳酒斟。
何以溪上烟,闭作柴门阴。
柴门临溪开,溪上多修林。
隔林大江白,青者江上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独处时的闲适心境,通过日常小景传递出深邃的生活情趣。
开篇用"一竿竹影投在砚台上"这样的小细节,巧妙连接了自然与书斋生活。竹子倒影仿佛把潇湘的云雾带进了墨汁,让普通的写字也有了诗意。这里把文人雅趣写得生动自然,就像我们现代人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照在电脑上,也会觉得工作环境突然美好起来。
中间部分用声音和气味构建出立体空间:风吹竹声如琴,花香悄悄飘来。诗人把这些感官体验比作"春髓"(春天的精华),说自己的心神都快变成小鸟飞走了。这种通感手法特别形象,就像我们闻到咖啡香会突然心情愉悦一样。
最后写柴门临溪、远望江山的画面,看似随意实则精心安排。溪水、树林、远山层层推进,像镜头慢慢拉远。朋友没来也不着急,反而享受独处时光,这种洒脱态度很有感染力。全诗把平凡景物写出不平凡的韵味,让人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诗意。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