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再泛胥江

良宵歌管动千门,得似空江酒一尊。
月绕鹊枝低拂席,水摇鸥梦远浮村。
洞箫瑶瑟非今世,鲈脍蒪丝且对论。
风物江南殊不恶,悠悠作客信乾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江南中秋夜的美景和诗人的闲适心境,语言清新自然,读来如临其境。

开头两句写中秋夜的繁华与诗人的超脱:城里家家户户都在欢歌奏乐,但诗人觉得不如独自在江边喝酒来得自在。这里用"空江酒一尊"的简单画面,反衬出诗人不随波逐流的个性。

中间四句是诗中最美的部分:月光照着低垂的树枝轻拂着酒席,江水摇动着水鸟的美梦,远处的村庄若隐若现。诗人说这些洞箫瑶瑟的美妙音乐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了,不如专心品尝鲈鱼和莼菜。这里用"鸥梦"这样生动的想象,把月光下的江景写得如梦如幻。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江南的风景确实很美,我这个漂泊的旅人就在这里随遇而安吧。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物的喜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有声音(歌管、洞箫)、有味道(鲈脍蒪丝)、有光影(月绕鹊枝)、有动感(水摇鸥梦),把中秋夜的江南美景和诗人的闲适心境完美融合。最打动人的是诗人那种"既享受热闹,又保持超脱"的生活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