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词

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夜深还。
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灯会散场后的场景,用简单却生动的画面传递出人物对欢乐时光的留恋。

前两句像电影镜头:灯笼的光渐渐暗了,月光显得清冷,但舞女们还迟迟不愿离开。这里"阑珊"和"寒"的对比很巧妙,既写实(灯火变弱后确实会感觉更冷),又暗示热闹过后的淡淡失落。

后两句揭示原因:她们之所以不愿走,是因为还没跳够。最有趣的是"更向街心弄影看"这个动作——明明人群散了,她们却跑到空荡荡的街道中央,就着月光欣赏自己的舞姿影子。这个细节特别鲜活,把那种意犹未尽、自我陶醉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妙在抓住了生活里一个微妙的瞬间:狂欢结束后,人常会有些空虚和不舍。作者没直接抒情,而是通过舞女们孩子气的举动(对着影子跳舞),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情绪,显得既真实又有趣。就像我们聚会散场时,明明很累了却还舍不得结束,总想再拖延一会儿的那种心情。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