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蒋夔寒夜见过
都城广大漫如天,旅人骚屑谁与欢。
北风号怒屋无瓦,夜气凝冽冰生槃。
雪声旋下白玉片,灯花暗结丹砂丸。
叩门剥啄惊客至,吹火仓卒怜君寒。
明时未省有遗弃,高论自笑终汗漫。
识君太学嗟岁久,至今客舍犹泥蟠。
正如憔悴入笼鹤,坐见摧落凌风翰。
明朝尚肯过吾饮,有酒不尽行将酸。
北风号怒屋无瓦,夜气凝冽冰生槃。
雪声旋下白玉片,灯花暗结丹砂丸。
叩门剥啄惊客至,吹火仓卒怜君寒。
明时未省有遗弃,高论自笑终汗漫。
识君太学嗟岁久,至今客舍犹泥蟠。
正如憔悴入笼鹤,坐见摧落凌风翰。
明朝尚肯过吾饮,有酒不尽行将酸。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词是描述一个寒冷的夜晚,一个旅人在都城中的孤独和凄凉。诗人通过描绘周围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下面是我的分析:
首句“都城广大漫如天”,形象地描绘了城市的广阔和辽阔。这里“漫如天”让人感觉像是世界无边界,让诗人更加感到孤独和渺小。第二句“旅人骚屑谁与欢”,则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感觉和寻求伙伴的愿望。“骚屑”是形容寂寞无聊的状态。第三句开始具体描述环境:“北风号怒屋无瓦”,北风呼啸,连屋顶上的瓦片都没有,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夜气凝冽冰生槃”,夜晚的空气非常寒冷,像冰一样冷得让人难以忍受。接下来的两句,“雪声旋下白玉片,灯花暗结丹砂丸”,描绘了雪花的降落和灯光闪烁的情景,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这样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感。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客人来访的情景。“叩门剥啄惊客至,吹火仓猝怜君寒”,客人在敲门之后突然到访,让诗人感到惊讶并感到温暖。“明时未省有遗弃,高论自笑终汗漫”,表明了诗人虽然孤独但仍有被关怀的感觉,客人来访带来了温暖和交流。诗人回忆起和客人的相识已经很久了,“识君太学嗟岁久”,说明两人之间有深厚的友情。“至今客舍犹泥蟠”,则暗示了虽然环境艰苦,但友情依然坚固。接下来两句以“憔悴入笼鹤”比喻自己的疲倦与脆弱,“坐见摧落凌风翰”则表达了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两句则是邀请客人再次来访,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温暖交流的渴望。诗中的情感随着情景的描绘而逐渐展开,从孤独凄凉到温暖感动,再到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寒冷夜晚的孤独和凄凉中的内心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表达的方式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魅力。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