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 其二十二 鸡笼山
不听迎潮报晓声,徒闻古寺号鸡鸣。
崇台观象星辰近,高阁凭虚沆瀣清。
雨过后湖浮翠黛,烟销双阙映葱菁。
欲寻帝子翻经处,书带萋萋草自生。
崇台观象星辰近,高阁凭虚沆瀣清。
雨过后湖浮翠黛,烟销双阙映葱菁。
欲寻帝子翻经处,书带萋萋草自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京鸡笼山的景色,充满了怀古的幽思和自然的美感。
前两句写鸡笼山的特点:这里听不到江潮声和鸡鸣报晓,只有一座名为"鸡鸣"的古寺。通过对比,突出了山名的由来和环境的静谧。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站在高台上观星象仿佛离天很近,高阁上空气清新。雨后玄武湖(后湖)碧波荡漾,云雾散去后远处的宫阙在绿树掩映中若隐若现。这些画面既有天文气象的壮阔,又有山水建筑的秀美。
最后两句转入怀古:想寻找当年皇子读书的地方,只见萋萋芳草中,书带草依然生长。用"书带草"这个典故,暗喻文脉传承,而"草自生"又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淡淡惆怅。
全诗通过空间转换(从山下到山上)和时间交错(从现实到历史),将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巧妙融合,在写景中寄托了对往昔的追忆。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鸡笼山的清幽与历史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