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天风吹河汉,明月悬清光。
清光不可掇,流影入杯觞。
吸此风露魄,洗我芥蒂肠。
向来功名心,一笑冰沃汤。
人生几中秋,弹指三万场。
胡为置冰炭,不使心清凉。
此心如秋月,虚明洞八方。
此身万化中,太山一毫芒。
尚无物与我,何者为彭殇。
推琴黄叶落,搔首白云翔。
解衣一盘礴,清境堕渺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中秋月夜下的感悟,主题是放下执念、追求心灵自由。全诗用月亮作为核心意象,传递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开篇四句用风吹银河、明月高悬的画面营造出空灵的中秋夜景。月光洒入酒杯的细节,巧妙连接了外在美景和内心感受。

"吸此风露魄"到"一笑冰沃汤"八句是诗人的心理转变:他饮下月光,仿佛洗净了心中郁结。曾经热衷功名的心,此刻像冰块遇到热水般瞬间消融。这里用"冰沃汤"的比喻生动表现了执念消散之快。

"人生几中秋"到"何者为彭殇"十句是核心哲理:人生短暂,何必让内心像冰炭交战般煎熬?诗人认为心灵应如秋月般通透,能照见万物。相比宇宙的浩瀚,人的身体不过像泰山前的一根毫毛那么渺小。既然连"我"都是暂时的,又何必计较寿命长短呢?

结尾四句用动作描写强化意境:弹琴时黄叶飘落,抬头见白云流动,脱下外衣随意盘坐,清幽的月夜逐渐融入朦胧——这些画面传递出物我两忘的悠然心境。

全诗亮点在于将哲理融入生活场景,用月亮、酒杯、落叶等常见事物,表达"放下执念、顺应自然"的智慧。比喻新颖(如冰沃汤、太山毫芒),节奏张弛有度,既有月夜清辉的美感,又有参透生死的洒脱,容易引发现代人对生活压力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