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侍其总管之浙东廉使

风度当今第一流,几年五马踏南州。
紫泥香动九重诏,绣斧光摇八咏楼。
父老自怜难借寇,书生犹恨失依刘。
越山重见冰霜厉,棠荫龟城春在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名叫侍其的总管官员调任浙东廉使(监察官员)时所作,用温暖又略带感慨的笔调赞美了对方的为官风范和百姓对他的不舍。

前四句写官员的威望与功绩:
开头就说这位总管的风度气派是当今最出色的,用"五马"(代指太守级高官)点明他多年在南方主政的经历。"紫泥诏书"形容皇帝亲自下达调令,"绣斧"(象征执法权)的光辉照亮八咏楼(浙江名胜),暗示他带着中央的权威赴任,延续清廉正直的作风。

后四句写离别的情感与期许:
百姓像古代挽留好官寇恂一样舍不得他,读书人也遗憾失去这位如三国刘表般能庇护贤才的上司。最后两句最妙:用"越山冰霜"比喻浙东严峻的官场环境,但相信他就像春日的棠荫(典故指仁政)一样,能让龟城(可能指绍兴)重现生机。

核心魅力:
1. 对比手法:用"冰霜"的冷和"春在"的暖形成反差,突出对官员能力的信任。
2. 双关隐喻:"棠荫"既指实际政绩,也暗含《诗经》中歌颂德政的典故。
3. 接地气的赞美:不提空洞的官场套话,而是从百姓、书生视角表达真实爱戴,显得真挚动人。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典故的化用和画面感的营造,让一个受民爱戴的官员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传递出"好官到哪里都能造福一方"的朴素价值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