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什十四章
上帝曰咨,爰揽宏纲。
海内宴然,日月重光。
泗流汤汤,厥源清明,遹发我高皇。(一章)
上帝曰咨,祖仁玄德惟身,湛泽惟民。
天之既厌元,则莫我屯。
云龙骧骧,艮索乃降。(二章)
笃高皇帝,锡之益益。
用凶德,蚤罹于厄。
亦勤于穑,亦逃于释。
是省是即,靡务不绎。(三章)
笃高皇,有晦含章。
迫发厥庆,烈烈元戎。
在濠之阳,骏拔于行。
谋夫孔臧,遂纂大邦。(四章)
天之辟隘,维江若带。
惟钟若砺,楼船叇叇。
旭日在铠,抚有江介。
以刘蟊虿,是蒂是刈。(五章)
彭蠡浑浑,火波掣云。
旦师陈军,立埽厥氛。
震泽之濆,踯躅惟羵。
王旅于勤,袒缚以奔。(六章)
帝省其配,淑人后氏。
夙夜在公,言御言剂。
帝省其辅,曰善长基,如心如股。
曰达遇春,如髀如膂。(七章)
达往徂征,驷车彭彭。
庵庐冥冥,如岳不惊。
春也辅行,喑乌迅霆。
飘摇旆旌,目靡衡兵。(八章)
玄黄在筐,浆食攸同。
九衢若夷,市不改容。
胡遁于荒,民即其宫。
谁其将者,太傅魏公。(九章)
乃下闽粤,乃徂岭服。
田秦巴蜀,滇池羌笮。
庸麇百濮,不宁方来,悉臣悉仆。(十章)
元之孙子,厥丽靡纪。
改辫承冠,盘躄其趾。
诗书九有,曷不汪濊。
载俶昆弟,载俶父子。
明明日月,阖辟更始。(十一章)
于戏高皇,焕肃其制。
济济列辟,大夫三事。
亦既精白,亦既凛畏。
无谪于室,动言及累。(十二章)
于戏高皇,圣躬聿脩。
翼翼小心,以敬迓休。
声色无荒,无畋于游。
无好是卮言,无忽是远犹。(十三章)
莫崇匪乾,峻功符之。
莫丽匪阳,昭明仪之。
式廓版图,寓宇其家。
光彼黄虞,曷厉是涤除。
唯俭唯恭,皇贲厥谟。(十四章)
海内宴然,日月重光。
泗流汤汤,厥源清明,遹发我高皇。(一章)
上帝曰咨,祖仁玄德惟身,湛泽惟民。
天之既厌元,则莫我屯。
云龙骧骧,艮索乃降。(二章)
笃高皇帝,锡之益益。
用凶德,蚤罹于厄。
亦勤于穑,亦逃于释。
是省是即,靡务不绎。(三章)
笃高皇,有晦含章。
迫发厥庆,烈烈元戎。
在濠之阳,骏拔于行。
谋夫孔臧,遂纂大邦。(四章)
天之辟隘,维江若带。
惟钟若砺,楼船叇叇。
旭日在铠,抚有江介。
以刘蟊虿,是蒂是刈。(五章)
彭蠡浑浑,火波掣云。
旦师陈军,立埽厥氛。
震泽之濆,踯躅惟羵。
王旅于勤,袒缚以奔。(六章)
帝省其配,淑人后氏。
夙夜在公,言御言剂。
帝省其辅,曰善长基,如心如股。
曰达遇春,如髀如膂。(七章)
达往徂征,驷车彭彭。
庵庐冥冥,如岳不惊。
春也辅行,喑乌迅霆。
飘摇旆旌,目靡衡兵。(八章)
玄黄在筐,浆食攸同。
九衢若夷,市不改容。
胡遁于荒,民即其宫。
谁其将者,太傅魏公。(九章)
乃下闽粤,乃徂岭服。
田秦巴蜀,滇池羌笮。
庸麇百濮,不宁方来,悉臣悉仆。(十章)
元之孙子,厥丽靡纪。
改辫承冠,盘躄其趾。
诗书九有,曷不汪濊。
载俶昆弟,载俶父子。
明明日月,阖辟更始。(十一章)
于戏高皇,焕肃其制。
济济列辟,大夫三事。
亦既精白,亦既凛畏。
无谪于室,动言及累。(十二章)
于戏高皇,圣躬聿脩。
翼翼小心,以敬迓休。
声色无荒,无畋于游。
无好是卮言,无忽是远犹。(十三章)
莫崇匪乾,峻功符之。
莫丽匪阳,昭明仪之。
式廓版图,寓宇其家。
光彼黄虞,曷厉是涤除。
唯俭唯恭,皇贲厥谟。(十四章)
现代解析
这首《上帝之什十四章》是一首歌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组诗,用神话般的语言讲述了他从平民到帝王的传奇历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神话包装的创业史
诗歌开篇就虚构了"上帝"点名朱元璋的情节("上帝曰咨"),把他比作天选之子。后续章节像连环画一样展现关键事件:
- 第三章讲他早年的苦难(做过农民、和尚)
- 第四章说他在濠州(今凤阳)起兵
- 第五章写长江水战("楼船叇叇"形容战船密集)
- 第六章记录鄱阳湖大战(用"火波掣云"形容火攻场面)
这些描写把真实历史事件升华成了神话史诗。
2. 帝王成功的秘诀
诗歌用大量比喻揭示朱元璋的成功之道:
- 第七章说他善于用人,把妻子马皇后比作贤内助("淑人后氏"),把徐达、常遇春比作左膀右臂("如髀如膂"指大腿和脊梁)
- 第十三章强调他的自律(不沉迷享乐、不听信谗言)
- 最后一章点明核心:勤俭治国("唯俭唯恭")
3. 明代开国的宣传片
这首诗本质上是一篇政治宣传作品:
- 第十一章美化元朝遗民归顺(说他们主动"改辫承冠"换装束)
- 第十二章塑造百官敬畏的形象
- 反复强调"日月重光"(明朝国号的含义)
通过文学加工,把王朝更替塑造成天命所归的故事。
现代启示
抛开封建色彩,这首诗告诉我们:任何时代的成功都离不开三个要素——抓住机遇(时势)、团队协作(用人)、自我约束(克己)。诗中"如岳不惊"的沉稳、"无畋于游"的自律,在今天依然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