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二首 其三

南山有众盈筹,总是佛祖冤雠。
一夏资粮尚少,岂容坐视无谋。
长安城里,芳草渡头。
赖有作者,为我希求,要使个个饱饫而优游。
忽然遇维摩居士东指西指,又且如何对酬。
一言才勘破,笑倒老金牛(请化主)。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了一个关于化缘(僧人募集物资)的禅宗小故事,充满生活智慧和禅机。

前四句像在吐槽:南山寺庙里挤满了人("众盈筹"),但这些香客反而成了修行的障碍("佛祖冤雠")。夏天修行储备不足,不能干坐着发愁。这里用夸张说法,把香客多说成"冤家",其实在说修行不能依赖外物。

中间部分画风一转,像在拍马屁:好在长安城里有位"作者"(可能指负责化缘的僧人),在芳草渡口帮大家讨生活物资,想让每个僧人都吃饱喝足。这里的"芳草渡头"画面很美,把化缘这事说得像风雅之事。

最后突然来个神转折:要是遇到维摩居士(著名佛教居士)指手画脚问东问西,该怎么应对呢?答案出人意料——只要一句话就能点破玄机,笑倒老金牛。这里的"老金牛"可能是典故,也可能指固执的人,意思是真正的智慧往往很简单,能让人豁然开朗。

全诗妙在: 1. 把严肃的修行说得像邻居聊天,用"冤家""吃饱喝足"这种大白话 2. 结尾的转折像相声包袱,维摩居士突然出现制造悬念 3. "笑倒老金牛"这个画面特别生动,说明真理往往简单得让人发笑 4. 表面说化缘,实际讲修行要靠自己领悟,不能依赖他人施舍

就像现在有人说:"公司团建人挤人,不如自己点外卖。幸好行政小姐姐订了奶茶,但要是老板突然抽查,只要说'快乐工作'四个字,连最古板的主管都会笑喷。"把职场烦恼用段子化解,就是这个味道。

释妙伦

释妙伦(一二○一~一二六一),号断桥,俗姓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松山人,又号松山子。年十八,依其叔永嘉广慈院宗嗣论禅师出家,即剃发投礼。不满一年行脚,首见谷源道于瑞岩,次年谒灵隐。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初住台州瑞峰祇园禅寺。十年(一二五○),迁瑞岩净土禅寺。后迁天台国清教忠禅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迁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景定二年卒,年六十一。有文宝等编《断桥妙伦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行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