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拜访好友汪伯玉时所作,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才华的赞美。
首联“十载龙门梦寐长,披襟何意共钱塘”是说:十年来一直仰慕汪伯玉(“龙门”比喻声望高的人),没想到今天能在钱塘江边与他相见。“披襟”表示敞开心扉,相见欢畅。
颔联“轩车骤拥西湖畔,剑佩遥占北斗傍”描绘了汪伯玉的显赫地位:他的车马簇拥在西湖边,身上的佩剑象征着他的威严,就像北斗星一样受人仰望。
颈联“业就千秋陵左马,家携二仲胜求羊”赞美汪伯玉的成就和家庭:他的功业超越古代史学家左丘明和司马迁(“左马”),而他的两个儿子(“二仲”)才华出众,比古代隐士求仲、羊仲还要优秀。
尾联“漫誇四百临安寺,遍勒新题向草堂”是说:不必夸耀临安(杭州)的众多寺庙,汪伯玉的诗文才华更值得称颂,他的新作可以刻在草堂上流传后世。
全诗通过赞美汪伯玉的地位、成就和家庭,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和相聚的喜悦,同时也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语言豪迈,用典自然,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才华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