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春日重过门楼胡衕故宅(庚辰)
城西郎官屯,多官阅一宅。
家公昔为郎,有此湫隘室。
朝阳与夕阳,屋角红不积。
春雨复秋雨,双扉故钉齿。
无形不知老,有质乃易蚀。
往事思之悔,至理悟独立。
中有故我魂,三呼如欲出。
家公昔为郎,有此湫隘室。
朝阳与夕阳,屋角红不积。
春雨复秋雨,双扉故钉齿。
无形不知老,有质乃易蚀。
往事思之悔,至理悟独立。
中有故我魂,三呼如欲出。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重访老宅时的感慨,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怅惘。
前四句像老照片一样展开回忆:城西的郎官屯曾有许多官员共用这间老屋,父亲当年做官时就住在这狭小的房子里。"朝阳夕阳都照不进屋角"的细节,既写实又暗喻清贫——连阳光都积攒不下来。接着用"春雨秋雨"和"门上的旧钉"两个意象,表现老宅在岁月冲刷下的沧桑。
中间四句是人生顿悟:抽象的精神(无形)不会变老,但具体的事物(有质)终会腐朽。这种感悟让作者对往事产生悔意,也明白了"人终究要独自面对人生"的道理。最后两句最妙,说老宅里还住着"过去的自己",仿佛喊三声就会走出来——这个超现实的画面,把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写得既生动又心酸。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用雨水、门钉这些日常事物,自然带出对光阴的思考。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站在旧居前"恍如隔世"的共鸣——我们谁没有过"重访故地时,突然遇见年轻时的自己"的恍惚瞬间呢?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