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海棠盛开的画面,同时暗含了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两棵海棠树在早春时节开满繁花,但在这深山中,有谁会真正欣赏它们的美呢?"多情谁是惜芳人"用反问语气,暗示了花开寂寞的处境。
后两句转入议论:在繁华的京城,一朵海棠花可能被炒到千金高价(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都市人对名贵之物的追捧),但谁会相信这样美丽的花朵,在深山中只能凋零在尘土里呢?"肯信"二字带着讽刺,揭示了世人追逐虚名、忽视真美的现象。
全诗通过对比"京城千金价"和"空山委路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也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感慨。语言看似平淡,但把海棠的命运和人才遭际巧妙结合,读来意味深长。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