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岁晚山空不见人,鸟啼花落倍伤神。
玉颜弃置冰霜里,让取群英竞好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林的寂寥画面,传递出深沉的生命感悟。

前两句"岁晚山空不见人,鸟啼花落倍伤神"像电影镜头般展开:年末的山林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没有,只有鸟儿的啼叫和凋零的花朵,让人看了格外伤感。这里用"岁晚"点明时间,用"山空"营造孤寂氛围,鸟啼花落更添凄凉。

后两句"玉颜弃置冰霜里,让取群英竞好春"是点睛之笔。诗人把梅花比作被遗弃在冰天雪地里的美人(玉颜),她主动退让,把美好的春天让给其他花朵去争艳。这里用拟人手法,赋予梅花高洁的品格——不争不抢,甘于寂寞。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表面写梅花,实则寄托人生境界。诗人通过梅花在严寒中孤芳自赏的形象,赞美了那些不随波逐流、保持本真的人。特别是"让取"二字,写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不参与世俗竞争,在孤独中坚守自己的美丽。

这种借物言志的写法,让简单的景物描写有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普通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真正的美不在于外在的热闹,而在于内心的坚守。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