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相见汉皋晚,相思湘水春。
若非捐佩者,定是解珠人。
根头春已动,枝面雪浑消。
称是黄金屋,寻常贮阿娇。
南枝已先暖,北枝犹苦寒。
笛中吹不尽,画里得相看。
故人不可见,梅花如故人。
相思隔明月,独吟逄早春。
若非捐佩者,定是解珠人。
根头春已动,枝面雪浑消。
称是黄金屋,寻常贮阿娇。
南枝已先暖,北枝犹苦寒。
笛中吹不尽,画里得相看。
故人不可见,梅花如故人。
相思隔明月,独吟逄早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线索,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和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全诗分为五个部分,每部分都围绕梅花展开,但表达的情感各有侧重。
第一部分写梅花初开时的情景。"汉皋晚"和"湘水春"这两个地名暗示了梅花开放的时节和地点。诗人用"捐佩者"和"解珠人"这两个典故,暗指梅花如同古代赠佩解珠的君子,品格高尚。
第二部分描写梅花迎春的景象。"根头春已动"说地下的根已经感受到春意,"枝面雪浑消"说枝头的积雪正在融化。后两句用"黄金屋"和"阿娇"的典故,把梅花比作住在金屋里的美人,突出其珍贵。
第三部分通过南北枝的对比,展现梅花顽强的生命力。南枝先暖,北枝犹寒,但梅花都能适应。后两句说笛声画作都难以完全表现梅花的美,需要亲自观赏。
第四部分将梅花比作故人。诗人说见不到故人,但看到梅花就像见到故人一样。明月相隔,只能独自吟诗,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梅花的不同形象,既赞美了梅花的品格,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诗人把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完美结合,让读者在欣赏梅花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真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