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溪水

南纪标铜柱,淊淊万里征。
我穷伏波道,重和武溪行。
斜日闻吹笛,谁为辕寄生。
因思少游语,回首不胜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沿着古代名将马援(伏波将军)南征的路线,重走武溪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将历史、风景和情感融为一体。

开头两句提到马援南征时立下的铜柱(象征功绩),以及他当年万里征战的壮举。这里用"淊淊"形容征途的漫长浩荡,暗示历史的厚重感。

中间四句写实景:作者沿着马援走过的路,在夕阳下听到笛声,不禁感慨——如今还有谁能像马援那样建功立业呢?"辕寄生"这个典故(指依附他人生活)暗示当代缺乏这样的英雄人物。

最后两句借马援侄子马少游的话(劝人知足常乐),表达复杂心情:既追慕古人的功业,又对现实感到无奈。结尾"回首不胜情"留下悠长余韵,让读者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英雄壮志与人生感慨的碰撞。

全诗魅力在于:用行走古迹的亲身经历,把对历史的追忆、对英雄的敬仰、对现实的感慨,都浓缩在短短八句中。斜阳笛声的意象尤其动人,让千年历史有了画面感和音乐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