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亭

种竹干霄三十年,一亭风露已翛然。
敢云岩穴成高隐,自古哀歌有独弦。
片石立云芳草满,清樽留月古城边。
华颠寂寂幽居兴,五树梅开伫雪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隐居山林、与自然相伴的闲适生活,透露出孤高淡泊的心境。

前两句讲的是:我花了三十年种竹子,如今竹子已高耸入云;这座凌寒亭在风露中显得格外清幽。这里用竹子象征坚韧高洁的品格,三十年则体现长期坚守的毅力。

中间四句是核心:我不敢说自己像隐士那样清高,但自古以来,孤独的人总爱独自弹琴抒怀。你看那云雾缭绕的奇石旁长满芳草,我在古城边对着月光自斟自饮。这里"独弦琴"的比喻很妙,既写实(可能真在弹琴),又暗示无人理解的孤独。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头发花白的我静静享受隐居之乐,等着五棵梅树在雪天开花。这里"华颠"(白头)与"雪天"形成巧妙呼应,既写实景,又暗喻人生暮年。等待梅开的过程,正是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全诗妙在把孤独写出了诗意:独居却不寂寞,清贫却充满雅趣。就像我们现代人偶尔也想逃离城市,去山间泡茶看云一样,诗人把这种向往写成了一种永恒的生活态度。特别是最后"伫雪天"的画面感,让人仿佛看到白发老者站在雪中,静静等待梅花绽放的瞬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