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元夕有怀丘子兼忆旧游而作
名都郁垝垒,浮云荫孤台。
宿昔与丈人,揽袂凌崔嵬。
延眺殊未已,明月从东来。
俯身览九陌,车马何諠豗。
朱门竞笙竽,钟鼓趣行杯。
讵知前代人,寒隧生青苔。
金珠委瓦砾,铅华安在哉。
沉冥日云富,感激人心哀。
丈人方岳裔,夙质谢尘埃。
婚嫁慕向子,幽栖放颜坏。
七十尚蛇蛰,白衣潜草莱。
嗟余纠簪绂,俛仰阻沿洄。
逝将亲逸躅,荣盛等浮灰。
宿昔与丈人,揽袂凌崔嵬。
延眺殊未已,明月从东来。
俯身览九陌,车马何諠豗。
朱门竞笙竽,钟鼓趣行杯。
讵知前代人,寒隧生青苔。
金珠委瓦砾,铅华安在哉。
沉冥日云富,感激人心哀。
丈人方岳裔,夙质谢尘埃。
婚嫁慕向子,幽栖放颜坏。
七十尚蛇蛰,白衣潜草莱。
嗟余纠簪绂,俛仰阻沿洄。
逝将亲逸躅,荣盛等浮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京城元宵夜对友人丘子的思念,同时感慨人生无常、富贵如烟。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京城繁华景象(前八句)
开篇用"名都""浮云"勾勒出京城的壮丽,回忆曾与丘子一起登高望月。接着描写元宵夜的热闹:街道车马喧闹,豪门通宵宴饮,钟鼓笙箫不绝于耳。这里用朱门笙歌的画面,暗含对奢靡生活的观察。
2. 富贵无常的感慨(中间六句)
笔锋突然转向历史沧桑:前朝辉煌如今只剩长满青苔的废弃隧道,金银珠宝沦为瓦砾,昔日繁华烟消云散。这种强烈对比引出"沉冥日云富,感激人心哀"的深刻感悟——财富积累得越多,越让人感到悲哀。
3. 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后八句)
最后赞美丘子像古代隐士向长、颜回那样超脱,七十岁仍隐居草野。而自己(作者)却为官职所累,无法追随。末句"荣盛等浮灰"是诗眼——将功名富贵比作转瞬即逝的灰烬,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艺术特色:
- 采用"热闹-荒凉"的对比手法,像电影镜头从喧嚣宴会切换到废墟特写
- "金珠变瓦砾""富贵如浮灰"等比喻通俗有力
- 通过个人思念带出普遍的人生思考,容易引发共鸣
核心思想:在热闹的元宵夜,诗人看透荣华富贵的虚幻,认为像丘子这样甘于平淡的隐士生活才是更高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