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名为《潜心斋》的诗词,让我们来一起分析它的内容和魅力。
首句“双扉掩馀香”,描述了书房或静修处的门轻轻关闭,留下淡淡的香气。“双扉”即指两扇门,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隐秘或静谧的环境。“馀香”则可能是指书籍留下的知识之香,或是环境中的宁静氛围。
接下来,“一榻下凉幔”,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卧榻,旁边挂着透凉的帷幔。这个场景给人一种静谧、宁静的感觉,仿佛是在鼓励人们静心读书或思考。
“前人嗟不死”,表达了对于前人智慧的赞美和敬仰。他们的智慧如同生命一般,永远流传下来,影响着后世。
“万古映黄卷”,进一步深化了前人的智慧这一主题。“黄卷”通常指书籍,这里象征着古代的智慧和学问,历经万古仍然熠熠生辉。
“时时撷英华,一一诣微远”,描绘了诗人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他时刻汲取前人的智慧精华,不断探索深入,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最后,“鼎食姑置之,此味良不浅”,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的取舍。“鼎食”指的是豪华的宴席、美食,但诗人选择放下这些,专注于追求知识和智慧所带来的深厚内涵。他认为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远比物质享受更加深远和有价值。
总的来说,《潜心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他选择放下物质享受,专注于精神层面的满足。这种专注和追求的精神是这首诗的核心和魅力所在。
崔鶠
崔鶠(yǎn),元佑进士,任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司户参军、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宣和六年(1124)起用为宁化军(治所在今山西静乐北宁化)通判,召为殿中侍御史。宋钦宗即位,以谏官召用,上书论蔡京之奸时,曾论及当时的文禁:“若苏轼、黄庭坚之文章,范镇、沈括之杂说,悉以严刑重赏,禁其收藏。其苛锢多士,亦已密矣。”而此时北宋垂亡矣。他深知局势难以挽回,“每叹天下事不可为”(吕本中《师友杂志》),不久得挛疾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