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
前两句"村巷深深桑柘烟,园林寂静落花天"勾勒出乡村的静谧景象:幽深的村巷里,桑树和柘树间飘着袅袅炊烟,安静的园林中花瓣轻轻飘落。这里用"桑柘烟"暗示了养蚕时节,而"落花天"点明了暮春时令。
后两句"柴门有客忙相揖,摇手低声蚕大眠"突然让画面活了起来:有客人来到柴门前,主人急忙作揖打招呼,却又马上摇手示意小声说话,因为蚕宝宝正在休眠。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农人对蚕事的重视,连待客都要为养蚕让路。
全诗妙在通过一个生活小片段,既写出了乡村的宁静祥和,又透露出农忙时节特有的紧张感。诗人没有直接说养蚕多重要,而是用"摇手低声"这个动作,让读者感受到农民对蚕事的精心呵护。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吴可
建康人,字思道。原名默。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尝以诗谒苏轼、刘安世,得二人称勉。为蔡绦所用,又出入梁师成之门。累官至团练使。宣和末避战乱辞官,责授武节大夫致仕。有诗名,兼长于词。主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以苏轼、黄庭坚为用。有《藏海居士集》、《藏海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