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雪长江叠嶂图(李贞伯藏)
长江滔滔向东泻,忆昔扁舟顺流下。
慈悲阁前浪花白,两岸青山似奔马。
蒹葭杨柳风飕飕,江行六月疑深秋。
归来巳是十年事,看画偶然思旧游。
江流树色非邪是,仍见山腰隐高寺。
赤岸沧洲杳霭间,只尺悠然起愁思。
苕溪影落鸥波亭,王孙弄笔何时停。
北来戎马暗江浒,千古遗恨归东溟。
慈悲阁前浪花白,两岸青山似奔马。
蒹葭杨柳风飕飕,江行六月疑深秋。
归来巳是十年事,看画偶然思旧游。
江流树色非邪是,仍见山腰隐高寺。
赤岸沧洲杳霭间,只尺悠然起愁思。
苕溪影落鸥波亭,王孙弄笔何时停。
北来戎马暗江浒,千古遗恨归东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看到赵松雪画的《长江叠嶂图》后,勾起的对往昔长江之游的回忆和感慨。
开头四句写长江奔流东去的壮阔景象,回忆当年乘船顺流而下的经历。"慈悲阁"是江边一处地名,浪花飞溅,两岸青山如骏马奔驰,用动态比喻展现长江的磅礴气势。
中间六句写江上风景和时光流逝。"蒹葭杨柳"是江边常见植物,六月江行却凉如深秋,暗示江上气候多变。转眼十年过去,如今看画才想起旧游,表达时光飞逝的怅惘。画中江流、树木、山寺若隐若现,赤岸(红色江岸)和沧洲(水中沙洲)笼罩在薄雾中,近在咫尺却让人愁绪万千。
最后四句由景及情。"苕溪"是赵松雪故乡,"鸥波亭"是他的画室,"王孙"指赵松雪,感叹他作画不停。但笔锋一转,写北方战乱波及长江,千古遗憾随江水东流,表达对战乱和时代变迁的深沉感慨。
全诗通过"画作-回忆-现实"的穿插,将长江美景、个人经历、历史沧桑融为一体,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伤。语言生动形象,如"青山似奔马"的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长江的壮丽和岁月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