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岸观崖大瀑

瀑布挂江北,望者江南猜。
雪花那不到,霹雳过江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瀑布景象,语言简洁却充满动感。

首句“瀑布挂江北”直接点明位置——瀑布在江的北岸悬挂而下,像一幅巨大的白练。而“望者江南猜”则巧妙转换视角:站在江南岸的观瀑人,因为距离远,只能靠想象去感受瀑布的细节。

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让画面活起来:“雪花那不到”说瀑布飞溅的水花像雪花一样轻盈,却比雪花更有冲击力;“霹雳过江来”则把瀑布的轰鸣声比作雷声,仿佛这声音能穿透江面震撼人心。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以小见大:通过“猜”“雪花”“霹雳”这些日常事物,让读者自己脑补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2. 动静结合:静态的“挂”与动态的“霹雳”形成对比,画面瞬间鲜活。
3. 听觉视觉通感:不仅写看到的“雪花”,还写听到的“霹雳”,多感官体验让场景更立体。

简单来说,诗人用20个字就让我们仿佛站在江南岸,感受到了对岸瀑布的水雾扑面、声震如雷的震撼效果。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