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寄外

一片长安月,清光两地盈。
悬知千里客,不尽故乡情。
窗竹写秋影,村砧捣夜声。
空闺愁不寐,自语对灯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中两地相思的深情画面,语言朴素却充满感染力。

前两句"长安月"和"两地盈"点明了分隔两地的处境——同一个月亮照着长安的游子和家乡的亲人,月光成了连接彼此的纽带。"悬知"二字很妙,说明思念之深,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知对方的心情。

中间四句用具体的景物描写烘托思念:窗外的竹影、村里的捣衣声,这些秋夜特有的声响和光影,让孤独感更加鲜明。特别是"村砧捣夜声",捣衣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暗示着思念的人辗转难眠。

最后两句直接道出主题:空荡荡的闺房里,女子独自对着灯盏自言自语。这个画面既温馨又心酸,灯下独语的形象比直说"我很想你"更有力量,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无处倾诉的思念。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月光一样清澈透明。诗人用月光、竹影、捣衣声这些日常景物,组合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秋夜思乡图,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体会到那种"相隔千里,共此月光"的动人情感。

刘若蕙

刘若蕙,诸城人。诸生许瑶室。有《捧翠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