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冬至时节路过京口(今镇江)时,因江水枯浅被迫滞留的所见所感。
前两句直接点明处境:眼看离家越来越近,却因河道水浅被连续困住好几天。这里用"途渐近"和"留滞"形成强烈反差,让人感受到作者归心似箭却被迫停留的焦躁。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了冬日江景:寒风把浪头都吹蔫了,天冷得连河床都饿瘦了("枵"原指空肚子,这里形容河床干涸)。无聊中只能喝着京口本地的酒,干等着入海口的涨潮。这里用"缩""枵"等字眼把自然景物拟人化,寒风和枯水仿佛成了阻挠作者回家的帮凶。
最后两句最精彩:说自己像条瞪着眼睛失眠的鳏鱼,在漫长冬夜里煎熬。鳏鱼在古诗中常指愁闷不眠的人,鱼眼又大又圆无法闭合,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带着自嘲的幽默感,把旅人寒冬夜不能寐的窘态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的旅途受阻,通过夸张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得趣味横生。明明是很郁闷的事,却用"饿瘦的河床""失眠的鱼"这种俏皮话来表达,让人读着不觉得沉重,反而能会心一笑。这种苦中作乐的写法,正是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特有的豁达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