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叫"料丝灯"的精美灯具,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画面感,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
前两句说这种灯的制作工艺精巧,灯上装饰着对称的花纹(骈枝俪叶),即使不小心滴上墨点也不会影响它的美观。接着用"射角星芒"形容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耀眼,而灯本身的风骨(造型)又棱角分明,显得很有气度。
中间两句继续描写灯光效果:灯光像金色的波浪映照着月亮,形成方形的光晕;又像白玉散发出的烟气,朦胧中带着层次感。这里用"金波"和"玉气"的比喻,既华贵又梦幻。
最后两句点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是为石湖(可能指苏州石湖)的料丝灯写的新诗,延续了前人记录风物的传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把一盏灯写得既具体又富有诗意,展现了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