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十咏 其八 六桥烟柳

疏柳长烟远自迷,六桥南北带沙堤。
乱分雌霓连蜷挂,深蔽娇莺自在啼。
红出天桃销处薄,翠和芳草望中低。
赤阑于外清阴满,曾见苏公过马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杭州西湖六桥一带春天烟柳朦胧的美景,充满诗情画意。

前两句"疏柳长烟远自迷,六桥南北带沙堤"像一幅水墨画:稀疏的柳枝间飘着薄雾,远处的景色若隐若现,六座小桥连接着南北两岸的沙堤。这里用"迷"字特别巧妙,既写景物的朦胧,又暗示观景人陶醉其中的状态。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写柳树的各种姿态:"乱分雌霓"说柳条像彩虹般弯曲垂落;"深蔽娇莺"写茂密柳叶中传来黄莺啼叫;"红出天桃"描写桃花在柳枝间若隐若现;"翠和芳草"写柳树的翠绿与草地连成一片。这些画面有色彩(红桃、翠柳)、有声音(莺啼)、有层次(远近高低),就像一组电影镜头。

最后两句"赤阑于外清阴满,曾见苏公过马蹄"最有意思:诗人站在红栏杆边享受柳荫时,突然联想到当年苏东坡可能也在这里骑马经过。这种古今对话的写法,让眼前的景色顿时有了历史厚重感。

全诗最妙的是始终在"看"与"被看"之间转换:我们既是赏景人,又仿佛变成景中柳、雾中桥,甚至穿越时空成了看苏东坡的路人。这种多角度的描写,让平常的柳树变得格外灵动迷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