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秦人洞二首 其一

桑竹深村好自由,眼前赢得去秦州。
云边野烧逢渠断,雪后春溪过驿流。
问路偶随渔父入,寻真空忆洞仙留。
湘累千古骚魂在,兰芷遥堪托荐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美好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首句“桑竹深村好自由”,说的是一个村子因为种植了桑树和竹子,显得幽静而有生机,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这里的桑竹象征着乡村的宁静和自然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眼前赢得去秦州”,意思是说,置身于这片宁静的乡村,仿佛可以逃避到另一个地方——秦州。这里“秦州”是一个比喻,指的是一种避世的、远离繁华喧嚣的理想之地。

接下来的四句描述乡村的自然景色,如“云边野烧逢渠断,雪后春溪过驿流”,描绘了云雾缭绕下的田野,野火形成的断痕,以及雪后春溪潺潺流动的景象。这些自然景观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问路偶随渔父入,寻真空忆洞仙留”,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偶然间跟随渔夫进入洞中,回忆起与洞中仙人相遇的情景。这里的“洞仙”象征着隐居避世的隐士,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湘累千古骚魂在,兰芷遥堪托荐羞”,提到历史上屈原这样的“湘累”(屈原自沉汨罗江),以及他留下的诗歌(骚魂)。诗人说,即使时间流逝,屈原的精神和诗歌仍然存在,兰花和香草也能够寄托人们的敬仰之情。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美好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景色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敬仰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