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从资福寺搬到白云深处的生活变化,充满了禅意和人生哲理。
前两句"者边颺下舀溪杓,鈯斧又移深处山"用日常用具作比喻:放下舀水的勺子(代表资福寺的简朴生活),又带着斧头(象征新的劳作)搬往更深的山中。这展现了修行者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
后两句"说与白云门外客,相逢莫作旧时看"最有意思。诗人告诉来访的朋友:见到现在的我,别用老眼光看待。这既指生活环境的变化,更暗示修行境界的提升——虽然人还是那个人,但内心已经不同。
全诗妙在用搬家这件小事,道出人生大道理: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外在改变,而在于内心境界的提升。就像我们生活中,经历重要变化后,朋友再见时常常会说"你变了"——这首诗说的正是这种微妙的改变。
释大观
释大观,字物初,号慈云,俗姓陆,鄞县横溪(今浙江宁波)人。参北涧居简于净慈寺,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编《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净慈寺志》卷一○《法嗣》。释大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