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本斋姐夫
久客惯远道,临岐惮感伤。
怆为百里别,执手上河梁。
昔者浩勋庸,弱龄志四方。
事君恨未立,老母尚康彊。
挥金闽楚地,泣玉吴越邦。
南北千万里,长驱不裹粮。
岳气凌紫霄,龙精閟阴芒。
王霸道异同,弓刀非我长。
脱略簪笏累,轻舟泛沧浪。
掣鳌东海上,濯足颍水阳。
豪杰扫六国,川陆净江湘。
招要故山鹤,归拜幽谖堂。
骨肉忽满眼,甥侄纷成行。
老母念幼子,眼枯绿鬓霜。
子负家国忧,雄图蔚不彰。
颠危建苦节,直道矢行藏。
岂敢后温凊,终身怀显扬。
倚赖诸兄姊,孝养竭天常。
各惟膺重寄,忠孝笃彝纲。
塞风吹征棹,足迹君子乡。
姻亲敷世好,道理故相妨。
我姊忝齐眉,我甥伟诸郎。
十年手足情,勉饮各尽觞。
至爱有深期,宣言著瑶章。
拳拳登嘉谊,佩服安可忘。
酾酒睇遥空,熏膏淬干将。
努力策迍贱,敢渝日月光。
翘企鸾凤仪,千秋勖贞祥。
明时事开济,同致寰宇康。
怆为百里别,执手上河梁。
昔者浩勋庸,弱龄志四方。
事君恨未立,老母尚康彊。
挥金闽楚地,泣玉吴越邦。
南北千万里,长驱不裹粮。
岳气凌紫霄,龙精閟阴芒。
王霸道异同,弓刀非我长。
脱略簪笏累,轻舟泛沧浪。
掣鳌东海上,濯足颍水阳。
豪杰扫六国,川陆净江湘。
招要故山鹤,归拜幽谖堂。
骨肉忽满眼,甥侄纷成行。
老母念幼子,眼枯绿鬓霜。
子负家国忧,雄图蔚不彰。
颠危建苦节,直道矢行藏。
岂敢后温凊,终身怀显扬。
倚赖诸兄姊,孝养竭天常。
各惟膺重寄,忠孝笃彝纲。
塞风吹征棹,足迹君子乡。
姻亲敷世好,道理故相妨。
我姊忝齐眉,我甥伟诸郎。
十年手足情,勉饮各尽觞。
至爱有深期,宣言著瑶章。
拳拳登嘉谊,佩服安可忘。
酾酒睇遥空,熏膏淬干将。
努力策迍贱,敢渝日月光。
翘企鸾凤仪,千秋勖贞祥。
明时事开济,同致寰宇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远行游子与亲人分别时写下的深情告白,既有对过往人生的感慨,也有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字里行间充满豪情与柔情交织的复杂情感。
开篇的离愁:诗人说自己常年在外漂泊,已经习惯远行,但真正面对分别时依然难忍伤感。他和姐夫在河边执手告别,百里相送的不舍令人动容。
壮志未酬的遗憾:他回忆年轻时胸怀大志,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可惜未能实现抱负。虽然走遍大江南北(福建、楚地、吴越等地),挥金如土、历经沧桑,但始终觉得自己的才能(弓马武艺)与乱世需求不符。
归乡的温暖:当回到故乡,看到满堂亲人,尤其是白发老母仍惦记着自己这个幼子,既感动又愧疚。他特别感谢兄姐们替他尽孝,维系着家族"忠孝传家"的传统。
矛盾的亲情:诗中透露出纠结——既想追求个人理想("雄图"),又放不下对家庭的责任。他叮嘱姐夫照顾好姐姐和外甥们,这十年亲情都化在饯行的酒杯里。
最后的豪情:告别时,诗人饮酒望天,以"干将宝剑""鸾凤高飞"自勉,表示即使前路艰难,也要坚持操守,希望将来能和亲人一起见证天下太平。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种情感的碰撞:江湖闯荡的豪迈、对母亲兄姐的柔情、对理想未竟的不甘。就像现代人离乡打拼的缩影,既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冲动,又有"父母在不远游"的牵挂,最终在酒杯碰撞声中,把千言万语化作一句"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