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悲凉的边塞秋景图,通过战马之死隐喻英雄末路的哀伤。
开头两句用"秋云染紫树""北风割百草"的凛冽画面,奠定了全诗苍凉的基调。战鼓哑了,战马死了,连泉水都像在为龙驹之死呜咽——这里用"龙子"比喻珍贵的乌蒙马,暗示它曾是驰骋沙场的英雄坐骑。
华贵的马鞍落入浊流,薄如纸的裹尸布缠着马身,形成强烈反差。最后两句最动人:人们为死去的战马唱起《行路难》,望着乌蒙山的方向——那里有它曾经奔腾的千里疆场。
全诗妙在"借马说人"。表面写马,实际写那些被战争埋葬的将士。金鞍与裹尸布的对比,暗示再辉煌的生命终将归于尘土;而《行路难》的挽歌,既是送给战马,也是所有壮志未酬者的安魂曲。最打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那种对生命消逝的温柔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