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友人读书之地的闲适心境,充满禅意与自然之美。
前两句"素业依香积,芳林托化城"用寺庙的意象开篇,说友人的读书处像香积寺般清净,周围芳林环绕如同佛国净土。这里用寺庙作比,暗示读书之地的幽静脱俗。
中间四句写诗人乘兴来访的愉悦感受。"偶来乘逸兴"说这是一次随性而至的拜访,"何处不春情"则表现处处都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机。接着具体描写在莺啼花下饮酒、在象马嘶鸣声中谈经论道的场景,将文人雅集与自然声响融为一体,展现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王猷安可见,空自竹丛生"略带惆怅,说已经见不到友人(王履吉)的身影,只有竹林依旧茂盛生长。这里的"空"字用得巧妙,既写竹林空旷,又暗含物是人非的感慨。
全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通过寺庙、春花、鸟鸣、竹林等意象,勾勒出一个超脱尘俗的读书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动静结合,既有饮酒谈经的热闹,又有竹林空寂的静谧,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