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武曾玩月因取东坡句赋此歌①
有月如佳人,娟娟眉妩长。
有茗如佳人,澹澹肌理香。
与君歠茗佳对月,深秋风味两奇绝。
君不见筵前桦烛摇帘栊,凤槽龙拨弹春风,蒲陶之酒马脑钟。
遗簪坠珥纷无数,我非其人终不顾。
拂衣出门酒未阑,儿曹大笑儒生酸。
有茗如佳人,澹澹肌理香。
与君歠茗佳对月,深秋风味两奇绝。
君不见筵前桦烛摇帘栊,凤槽龙拨弹春风,蒲陶之酒马脑钟。
遗簪坠珥纷无数,我非其人终不顾。
拂衣出门酒未阑,儿曹大笑儒生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赏月品茶的雅致场景,同时透露出诗人清高自持的文人品格。
前半部分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开篇:把月亮比作眉目清秀的美人,把清茶比作体带幽香的美人。诗人与友人武曾一边品茶一边赏月,在深秋时节感受这两种"奇绝"的风雅之事。这里通过"娟娟"、"澹澹"等叠词,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
后半部分笔锋一转,用"君不见"引出热闹宴席的场景:烛光摇曳、乐声阵阵、葡萄美酒盛满玛瑙杯,贵族们醉得首饰散落满地。但诗人明确表示"我非其人终不顾"——他不属于这种浮华场合。最后他拂衣离席时酒宴未散,孩子们笑他迂腐寒酸,反而凸显了诗人不随波逐流的风骨。
全诗通过"静雅"与"喧闹"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文人追求精神高洁、不屑世俗繁华的品格。语言清新自然,比喻新颖贴切,在描写风雅生活的同时,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