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房并蒂莲·花朝是日为亡室顾恭人逝日,二十一年前事,黯然销魂者,固有甚于别也

怕花朝。
是断香烧烬,玉轸长抛。
廿一年华,廿一度今宵。
素纨横剪燕脂冷,算江梅、春在红娇。
尽玉杯、一酹花灵,世閒浓煞是春醪。
遥空照人旧月,从倚遍东风,槛外枝条。
采新绿、生涯梦里,花韵楼高(恭人有花韵楼诗词稿)。
休问断魂断处,早愁诉、魂自甚时销。
恁几回、落日帘栊,小红歌歇我吹箫。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亡妻忌日写下的悼念之作,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死相隔的刻骨之痛。

上阕开篇就点明"怕花朝"——本该赏花的春日,却因是亡妻忌日而充满恐惧。二十一年过去,每到这一天,作者仍会想起妻子离世时香炉灰冷、琴弦永断的场景。他用"素纨横剪燕脂冷"这样具象的比喻,暗示妻子生前使用的白绢红妆都已成遗物。即便眼前江梅绽放春意浓,他也只能以酒祭花,因为人间最浓烈的"春醪"也冲不淡这份哀伤。

下阕转入更深的思念。望着二十一年不变的明月,作者徘徊在妻子生前常倚的栏杆旁,看着当年她亲手修剪的枝条。提到亡妻的诗集《花韵楼词稿》,就像在梦中重见她提笔写诗的身影。"休问断魂断处"道出这份伤痛无法言说——连忧愁都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因为能懂他的人早已离去。结尾处回忆往日温馨:夕阳下帘栊边,妻子唱完小曲,他便默契地接上箫声。如今只剩他独自面对落日,再无人应和。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将巨大悲痛化解在生活细节里:未冷的胭脂、楼前的梅枝、沉默的箫管,这些具体物件承载着说不尽的思念。作者没有直接哭诉,而是用"廿一度今宵"这样克制的计数,"小红歌歇"这样温柔的回忆,让读者更能体会这种绵长隐痛。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比直白的悲伤更有穿透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