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寒食节(古代清明节前的重要节日)独自远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漂泊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前四句写旅途奔波:
1. "桑乾转入蓟门天":沿着桑乾河一路走到蓟门(今北京一带),天空辽阔
2. "历尽关城未到边":经过无数关卡城池,却还没到达目的地
3. "冠盖偶称秦使者":路上偶尔遇到官员车队("冠盖"指官员)
4. "轺车又是晋山川":坐着轻便马车(轺车)穿越山西的山河
后四句写思乡之情:
5. "春明拜手辞双阙":春天时恭敬地告别京城("双阙"指皇宫)
6. "寒食离家已二年":寒食节到了,离家已经两年
7. "不独介推逃禄去":不只是介子推(寒食节相关典故人物)逃避功名
8. "故乡原少洛阳田":我的家乡本来就没有洛阳那样的良田(暗示家乡贫瘠,却依然思念)
全诗亮点:
- 用"寒食"这个特殊节日强化孤独感
- 通过"已二年"突出离家之久
- 结尾用"洛阳田"作对比,既写实又含蓄,说明即使家乡不富庶,依然令人牵挂
- 旅途景物与历史典故自然融合,不显生硬
这首诗打动人心之处在于,它真实记录了一个游子节日里不能归家的惆怅,以及走过千山万水后对平凡故乡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