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然物外的僧人形象,通过质朴的画面传递深刻的禅意。
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僧人:画像里的僧人看似平凡冷淡,实则专注地耕种心田、清除杂念("葛藤"比喻烦恼)。这里把修行比作农活,说明禅修需要踏实耕耘。
中间两句用两个绝妙比喻:"入海泥牛"象征放下执念后自我消融的豁达;"度河月兔"暗指修行者内心如月般澄澈光明。一动一静之间,展现禅者超越世俗的境界。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这样的僧人入世教化却不着痕迹,万物都与他自然契合。"不相应"的反语手法,反而强调了他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全诗用种地、泥牛等生活化意象诠释深奥的禅理,把"平常心是道"的哲理说得生动有趣。看似写僧人画像,实则展现了一种不刻意追求、自然修行的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