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城市中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片段,充满禅意与生活气息。
首联"心在江湖身在城"用对比手法,点明主人公虽身处喧嚣城市,内心却向往江湖的自由。他在寺庙短暂打坐("暂分禅座"),立刻感到神清气爽,说明修行对他的重要性。
中间两联通过四个生活细节展现修行日常:深秋竹叶敲窗的清脆声响,书房前芭蕉花明艳的色彩,灯下研读佛经的专注,枕边聆听钟声的宁静。这些画面动静结合,既有竹叶的声响动态,又有蕉花的视觉明亮,还有灯下读经、枕上听钟的内心体验,共同构成一幅富有禅意的文人生活图景。
尾联表达修行感悟:诗人自谦尚未达到唐代庞居士(著名在家修佛者)的悟境,所以还不能像得道高僧那样洒脱自在("掉臂行"指挥袖而去的不拘小节)。这种坦诚反而让读者感受到修行者真实的心路历程。
全诗妙在将修行体验融入日常场景,竹叶、蕉花、佛经、钟声都是寻常事物,却被赋予灵性。诗人没有刻意说理,而是通过生活片段自然流露"身在红尘,心向修行"的意境,让读者在平凡中感受禅意之美。
丘葵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