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龙浔山高处亭台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空灵悠远的山水画卷。
前四句写高处亭台中的静观体验:站在悬崖边的亭子里俯瞰,青翠的山林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坐得久了,连自己都仿佛融入这片景色,衣裳上落满了云彩的光辉。这里用"衣上云光落"这个生动的细节,把云雾缭绕的感觉写得触手可及。
后四句转向对建筑与自然关系的描写:这座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敞开的窗户仿佛能搅动天地元气。清晨醒来时,置身于苍茫云海间,发现原本高耸的山峰都变得像平地一样矮小。最后两句尤其巧妙,通过视角的转换,让读者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意境。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作者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坐久人不知"的忘我状态、"虚窗动元气"的奇幻感受,以及"诸峰在平地"的视觉错觉,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震撼。诗中"虚"字出现两次,既是写景,也暗含道家虚空之境的思想,让整首诗在写实中透着几分禅意。
吴遵
吴遵,龙泉(今属浙江)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