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故事,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惋惜。
前两句说天下分成魏蜀吴三国,诸葛亮(武侯)挺身而出,为蜀国出谋划策。"倔起"二字突出他主动担起重任的勇气。
三四句写诸葛亮的工作状态:他依靠刘备这样的豪杰施展才华,面对山川地形排兵布阵。"演阵图"生动描绘了他研究战术的场景,就像现代人看地图制定作战计划。
五六句是转折:虽然汉朝气数已尽(赤伏指汉朝),诸葛亮没能完成复兴大业,但他尽力重整国家秩序,可惜寿命太短。"命先徂"三字透着深深的遗憾。
最后两句最感人: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中留下的忠心劝谏,时隔千年仍能激励后人。就像现代人读历史伟人的信件,依然会被他们的精神感动。
全诗用"倔起""倾心""激壮夫"等有力词汇,把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形象刻画得很鲜活。最后提到《出师表》的影响力,说明真正的精神财富能超越时代。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