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胜利后的和平景象,语言朴实却充满深意。
前两句用"黄旗插地"这个形象画面,表示战争结束、允许百姓回归农田耕作。诗人用"一半蚩氓"(普通百姓)来表现民众劫后余生的喜悦,"庆更生"三个字生动传达出百姓重获新生的欢欣。
后两句赞美了朝廷的仁政。说统治者英明神武、心怀仁慈,本就不愿多造杀孽。"诏书先筑受降城"这个细节很巧妙——还没正式开战就先建好了受降城,暗示朝廷更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展现了以德服人的治国理念。
全诗通过战争与和平的对比,歌颂了仁政的力量。没有直接描写血腥战场,而是聚焦战后重建的温馨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和平的珍贵。诗人用百姓的视角来观察这场胜利,使宏大的政治主题充满了人情味。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