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杂书二首 其二

珠襦玉匣出昭陵,杜宇斜阳不可听。
千树桃花万条柳,六桥无地种冬青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西湖美景,实则暗藏亡国之痛。诗人用对比手法,将华丽陵墓与凄凉现实并置,形成强烈反差。

前两句"珠襦玉匣出昭陵,杜宇斜阳不可听":用宋理宗陵墓被盗的典故(珠玉陪葬品被掘),搭配杜鹃啼血的哀鸣,暗示宋朝灭亡的惨痛历史。杜宇(杜鹃)的叫声在黄昏中更显凄凉,让人不忍卒听。

后两句"千树桃花万条柳,六桥无地种冬青":表面写西湖春色(桃红柳绿),实则用"冬青"暗指宋朝皇陵。冬青树常种在陵墓旁,这里说"无地种",暗指宋朝灭亡后,连祭奠先人的地方都没有了。六桥美景越美,亡国之痛就越深。

全诗妙在:
1. 用美景反衬哀情,乐景写哀
2. "冬青"双关,既指植物,又暗喻忠贞气节
3. 通过历史典故(昭陵被盗)与现实景象(西湖春色)的时空交错,深化主题

诗人没有直接哭诉亡国之痛,而是通过意象的巧妙组合,让读者在欣赏美景时自然感受到深沉的哀思,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黄任

黄任(1683一1768)字于莘,又字莘田,因喜藏砚,自号十砚老人、十砚翁,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康熙四十一年举人,官广东四会知县,罢官归,船中所载惟砚石。归里后生活清苦。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著有《秋江集》《香草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