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随着岁月流逝,依然保持从容淡泊的生活态度。
开头用月亮的变化暗示时间流逝,但主人公并不在意年华老去,反而享受这种与岁月相伴的感觉。他选择远离世俗纷扰,通过读书(黄卷)和欣赏自然(紫芝)来净化心灵。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心境:急雨带来寒意催促树叶飘落,傍晚的断云低垂仿佛截断了山峰。这些意象暗示人生中的困难与阻碍,但主人公处之泰然。
最后两句写他早已准备好美酒(小槽)迎接春天,又看到梅花含苞待放。这里用"酬春"和"梅花"两个意象,既表达了对新生的期待,也暗含历经风霜后的从容。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顺应自然的人生智慧。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