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即事四首 其三

朋簪差喜聚天涯。
腊去春回感岁华。
高叟文章开讲席(高小岑太守延绶时主讲阳明书院。),苏翁父子擅名家⑴。
鹧鸪词唱乡心切⑵,蝴蝶图成客梦赊(潘鸿卿二尹文琳以画蝶名。)。
最是恬园觞咏盛,昨宵羯鼓为催花(芝恬太令招饮恬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虔州(今江西赣州)与友人相聚的欢乐场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首联写朋友们难得在天涯相聚,冬去春来让人感叹岁月匆匆。"朋簪"指朋友相聚,"差喜"表示难得高兴。这里透露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颔联提到两位有才华的人物:高小岑在阳明书院讲学,文章出众;"苏翁父子"可能指苏轼父子,这里用来比喻当地有文采的父子。这两句赞美了当地的文化氛围和人才辈出。

颈联用两个生动的意象表达思乡之情:听到鹧鸪叫声勾起乡愁,看到潘鸿卿画的蝴蝶图让人做起了思乡的梦。"赊"字用得巧妙,表示梦境悠长。

尾联描写在恬园饮酒赋诗的盛况,特别提到昨夜击鼓催花的欢乐场景。"羯鼓催花"这个典故用得贴切,既表现了宴饮的热闹,又暗含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全诗通过朋友聚会、文人雅集、饮酒赋诗等场景,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欢乐,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运用鹧鸪、蝴蝶等意象,以及"羯鼓催花"的典故,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文人雅士的闲适情趣和深厚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