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潦倒瞿昙饶口悄。拈花冤道头陀笑。鸡足山中眠未觉。谁知道。至今功业犹分剖。
唇口周遮何日了。禅床四面藤萝绕。有个路头君试讨。梅花老。南园蝴蝶飞芳草。

现代解析

这首《渔家傲》以幽默轻松的笔调,借佛教典故探讨人生真谛,充满禅意又不失生活趣味。

上阕用"潦倒瞿昙"开篇就很颠覆——佛祖释迦牟尼居然被形容成"穷困潦倒",还"饶口悄"(唠叨不停)。这里故意把庄严的佛祖写得像个普通话痨,暗指过度执着说教反而远离佛法真谛。"拈花一笑"本是禅宗著名公案,作者却说这是"冤道"(冤枉了),暗示刻意追求禅机反而弄巧成拙。后三句说佛祖在鸡足山沉睡千年,其教义至今仍被世人争论不休,暗讽人们总在纠结表面教义而忽略本质。

下阕转入现实场景:修行者嘴唇说破、禅房爬满藤蔓,这些生动画面揭示空谈佛理的荒诞。"有个路头"突然转折,指引读者寻找真正的修行之路——就像南园里梅花自然凋谢、蝴蝶自在飞舞那样,真理就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中。最后两句犹如电影镜头,将深奥的禅理化为可见的春日景象:不必刻意求道,芳草丛中翩跹的蝴蝶就是最好的老师。

全词妙在将玄妙禅理生活化,用佛祖打瞌睡、话痨僧人、藤蔓缠屋等诙谐意象,打破宗教神秘感。最终落点在"梅花老""蝴蝶飞"这样触手可及的自然景象,揭示真理不在经卷中,而在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里。语言看似戏谑却暗藏智慧,让读者在会心一笑间领悟禅机。

吕渭老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0